唯勤而已

唯勤而已 溫子衡筆 學生畢業斷了聯繫,我心中依舊掛記。 高中時代就清楚自己的大學目標,他的學習態度讓人印象深刻。 偶然的自習課,同學可能在旁邊滑著手機,他總是認真寫著參考書。 偶爾的請假,也是在家中唸書。 還記得高一時代中一中同班同學告訴我,他總是唸書到凌晨兩點。 也憶起高二住南一中宿舍,一心學醫的室友每天也念到凌晨兩點。 所以我想,學生一定可以考上心目中理想大學吧。 學測放榜,學生成績不理想,即便有同學們陸續上榜的壓力,為了指考他依舊努力。 指考放榜,成績還是不理想,他毅然決定重考。 向我說完這項的決定後,學生便斷了聯繫。 將心比心,即便關心,我仍不便打擾。 如果有聯繫,我原本想對學生說,學問廣泛,或許他的努力只是暫時沒唸到命題的部分,若是借重補習班,組成讀書會,唸對方向便事半功倍。 會有這樣的想法,源自大學友人。 大學友人念書認真,常成為同學們的小老師。認真做完所有講義和參考書,算遍蒐集來的考古題,成為研究所金榜題名期待值最高的偶像。 但報考的 11 所碩士班卻全部落榜,連備取都沒上。 當兵第一年,努力準備的他報考高普考 、碩士班與技士檢覈考,全部落榜。 當兵第二年的退伍前,持續努力的他高普考 、碩士班與技士檢覈考再度落榜。 同學們聊起來都說,或許是他唸錯了方向。如果組成讀書會,結果可能不一樣 (註 1 ) 。 驚喜的是,學生出現了。好久不見的他邀約我聚餐。 原來他畢業後努力一年,重考後的學校只是心中的次佳 ;大一他努力準備轉學考,終於考取自己大學階段理想目標。 我問他是否有參加重考班 ?準備轉學考有沒有去補習? 學生搖搖頭 :「 我靠自己準備,廣泛蒐集資料,然後全力以赴。 」 我的臉龐瞬間綻出微笑,原因有二,一是與學生同喜,二是自己學到的東西。 萬物皆同。 學習之道,唯勤而已。 可以茅塞頓開,可以自我實現。 註 1 : 大學友人退伍後,繼續努力,一年後同時考取研究所和 技士檢覈考,隔年錄取 高普考,最終取得博士學位,在公部門擔任簡任級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