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3的文章

創造舒適圈

圖片
創造舒適圈 溫子衡筆   優秀的畢業生回校,入班與學弟妹分享旅日心得。   建築師巴布與全能住宅改造王啟迪了他的建築師憧憬。   日本建築雜誌中安藤忠雄作品,讓國三時的他堅定了留學日本的目標。   靠著手機網路以及假日五小時起跳的誠品書店,他自學通過日文 N1 檢定。   就讀一年語言學校後,錄取國立東京藝術大學建築系。   異地求學的煎熬,讓他兩度萌生退意,想買機票飛回台灣。   藉由 「主動搭訕」拓展生活圈、活用日語, 他 增進了與學校同學的情感。   課餘則專注自己 Cosplay 拍攝與女僕咖啡廳的興趣。讓他在學校與課後都精采。   「 撐久了,就是你的。 」即將畢業的他說。   「要善用 自己專業與學識賺錢。 」 為了貼補生活費與獎學金的差額,他課餘時間是網路平台的日文老師。   「要 勇於脫離舒適圈,創造自己新的舒適圈。 」他對學弟妹說。   相信有朝一日,他會是日本一級建築士,成為住宅改造全能王。

感謝

圖片
感謝   溫子衡筆 下課,一位學生走向講台。   「老師,這是越南的傳統點心。」學生表情誠懇。   「謝謝,謝謝。你寒假去越南玩?」   「我跟媽媽回家過年。」學生態度大方。   望著學生回座位背影,想起他上課總是專注的眼神。心中除了受之有愧的感謝,也欣喜他落落大方的態度。   每個人都可以以自己的出身為傲。   多元才是社會與國家強盛的關鍵。   後記 :   對於每位學生的小禮物,我都是受之有愧的滿滿感謝,珍惜這份心意,藉此一併致謝。

做自己的學習歷程

做自己的學習歷程 溫子衡筆 今年擔任高一導師的我,理論上 9 月會隨著學生升上高二,又將開設 112 學年度 【 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 】 課程。   將腦海裡的課程設計雛形預告學生,台下反應頗為熱烈。   下課鐘響,一位學生奔向講台 :「老師,你講的高二 【 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 】實作 課程,是不是只有社會組的同學要修 ? 」   「可是我高二想選自然組,就上不到 【 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 】實作 課程了。老師你剛說的主題我很有興趣,很想研究。 」得到肯定答案後,學生的失望溢於言表。   「社會組的學生同時要修習【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和 【 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 實作】 課程 ;自然組學生只要修習 【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這是新課綱的規定。」   我續道:「不過,前些日子老師邀請畢業學長回校分享,他提及 物理治療師執業需經醫囑才能執行是不合理的差別待遇,他的大學學長還在政府單位前抗議,並登上媒體,妳記得嗎? 」   學生點點頭。   「我覺得這就是自然組學生進行【 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實作 】 的好題目。不但可豐富學習歷程,甚至可以改變自己未來的就業環境。 」   「其實根據畢業學長姊,以及若干大學端的說法,大學入學選拔標準仍是首重學測成績,所以先把成績顧好。」我說出現實面。   「預計念自然組的妳如果真的想做社會探究,高二記得向學校申請自主學習,然後再與社會組同學分組合作,老師歡迎妳加入一起探究。」我鼓勵她:「儘管做出屬於自己的學習歷程。」   向我道謝後,回到座位的學生若有所思。   望著她的背影,我很欣慰。   學習本就不該限於課堂。   而跨領域學習更是創意發想的最佳滋養。 立院三讀 鬆綁物理治療師執業非治療目的不需醫囑

花燈

圖片
花燈 溫子衡筆 每當元宵節,都會想起那段做花燈的日子。   國中時代,和一群同學被老師選上參加廟宇舉辦的花燈比賽。   印象中除了工藝課,我們都是利用課後時間趕工。   雖然是獨立製作,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主題,但仍有同舟共濟 、同甘共苦的回憶。   花燈用的是竹製骨架,為了做出各式造型,必須用雕刻刀慢慢削薄竹片才能彎曲。   初學者的我們,竹籤刺進皮膚家常便飯,手指邊緣原本因為拿筆寫字長出的繭更加茁壯。   手指起了水泡暫時無法拿刀,就改用酒精燈火烤竹片,一樣可以弄彎做造型。   竹片與竹片用透明玻璃紙蘸上漿糊捆紮固定,滿手都是江湖味,我是說漿糊味。   將裁切好的各色緞面布,以白膠黏貼於完成造型的骨架上,再裝上電線與燈泡,便大功告成。   為了將一個個尺寸頗大的作品送到廟宇參賽,又不能碰壞花燈,我與同學們坐在小貨車的露天車斗上,一路護送自己的心血結晶。   女同學怕冷解開馬尾披下烏黑長髮 ,男同學迎著耀眼陽光若有所思的背影,至今仍印象深刻。   學生時代的活動每每讓我充滿回憶。   從無到有的突破屢屢讓我加速成長。   進入職場角色轉換,我對自己的學生也要這樣。

唯勤而已

圖片
唯勤而已 溫子衡筆   學生畢業斷了聯繫,我心中依舊掛記。   高中時代就清楚自己的大學目標,他的學習態度讓人印象深刻。   偶然的自習課,同學可能在旁邊滑著手機,他總是認真寫著參考書。   偶爾的請假,也是在家中唸書。   還記得高一時代中一中同班同學告訴我,他總是唸書到凌晨兩點。   也憶起高二住南一中宿舍,一心學醫的室友每天也念到凌晨兩點。   所以我想,學生一定可以考上心目中理想大學吧。   學測放榜,學生成績不理想,即便有同學們陸續上榜的壓力,為了指考他依舊努力。   指考放榜,成績還是不理想,他毅然決定重考。   向我說完這項的決定後,學生便斷了聯繫。   將心比心,即便關心,我仍不便打擾。   如果有聯繫,我原本想對學生說,學問廣泛,或許他的努力只是暫時沒唸到命題的部分,若是借重補習班,組成讀書會,唸對方向便事半功倍。   會有這樣的想法,源自大學友人。   大學友人念書認真,常成為同學們的小老師。認真做完所有講義和參考書,算遍蒐集來的考古題,成為研究所金榜題名期待值最高的偶像。   但報考的 11 所碩士班卻全部落榜,連備取都沒上。   當兵第一年,努力準備的他報考高普考 、碩士班與技士檢覈考,全部落榜。   當兵第二年的退伍前,持續努力的他高普考 、碩士班與技士檢覈考再度落榜。   同學們聊起來都說,或許是他唸錯了方向。如果組成讀書會,結果可能不一樣 (註 1 ) 。   驚喜的是,學生出現了。好久不見的他邀約我聚餐。   原來他畢業後努力一年,重考後的學校只是心中的次佳 ;大一他努力準備轉學考,終於考取自己大學階段理想目標。   我問他是否有參加重考班 ?準備轉學考有沒有去補習?   學生搖搖頭 :「 我靠自己準備,廣泛蒐集資料,然後全力以赴。 」   我的臉龐瞬間綻出微笑,原因有二,一是與學生同喜,二是自己學到的東西。   萬物皆同。   學習之道,唯勤而已。   可以茅塞頓開,可以自我實現。   註 1 : 大學友人退伍後,繼續努力,一年後同時考取研究所和 技士檢覈考,隔年錄取 高普考,最終取得博士學位,在公部門擔任簡任級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