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愛


不同的愛
溫子衡
兒子的數學題目越來越靈活,討論成了父子間的晚間功課。
昨晚,兒子拿著立方體積木的數學來問,我畫了個簡單的小積木,要他自己想想。
「把拔,你直接教我就好,我就是不會才問你。」
「兒子,我就是為了要教你,才要你自己想想。」
你來我往兩三句,兒子語氣已經不耐煩。
「把拔直接教你怎麼解,會的是我不是你。如果我慢慢引導,你自己想通,印象才會深刻,才會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我繼續口沫橫飛:「幾年前,把拔任教高中有個成績不錯的學生,總愛問已經教過的基本觀念,基於教育愛,前幾次,我罵他像原地跑步的小倉鼠,問他是否昨天學會的東西,其實是印在哆啦A夢的記憶吐司上吃掉,早上上完廁所就忘掉了。但,還是再教一遍給他聽。」
兒子似懂非懂,我接著說:「某天,他又問了個我再三強調要記熟的基本觀念,我不講解,要他自己去查書,隔天告訴我答案。所以,唸書重要的是方法,是理解,理解了才會變成自己的知識,懂嗎?」
兒子雖然搖搖頭,還是在我的引導下完成題目,回到房間繼續寫功課。
盯著閱讀到一半的書,思緒卻回到過去,記得當時,我正色告訴這位學生:「老師是引導者,不是百科全書,不只教知識,還要教方法。對於一個教過的理論,你不能理解,老師會教你,你忘記了,就是自己的責任。如果遇到忘記的資訊,連課本也懶得翻,以後不必上學,直接拜Google為師。」
其實,當年,我並沒有把握,他是否能明瞭:「正確的態度與方法,有時,比知識學問本身更重要。」
而我沒告訴他的是:「其實我還是愛你,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專訪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先生、胸腔內科吳憲林醫師、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李碧慧副局長和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林夢蕙科長

政治的意義與民主的真諦

2024一日臺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