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該不該放心理假?

高中生該不該放心理假?

 

溫子衡筆


2024年帶著高二學生們做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的實作課程。其中一組同學們的主題,是「新店異言堂-高中生心理假」。

 

學生分別採訪民代、教育局官員與社會意見領袖,立法委員吳沛憶認為社會首先應學習以正面的觀點看待心理狀態需協助這件事,而非將其污名化;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歐人豪則是說明高中試辦心理假的規定:目前一學期至多三日,最小單位為半天,於定期評量、競賽等日程並不適用,亦會影響全勤獎,且需家長同意才可請假。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則表示,心理假的設計如同女性學生生理假規則,不要求檢附需請假的證明,但設定一個額度以及每次請假最低的時數,為的就是盡可能讓需要的同學能利用到該假別。

 

綜合三位專家的意見,同學們認為目前高中心理假的相關規定經過長期討論已陸續完善,且有實行之必要,整體來說是利大於弊。

 

課程設計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習從不同角度了解公共議題,我覺得她們獨力完成一個內容豐富的新聞專題,表現很棒,也一定更理解這個議題的內涵。

 

「新店異言堂-高中生心理假」的新聞專題影片製作,也刊登於自由時報,讓更多人理解青年學生關心的議題。

 

感謝自由時報的報導。感謝所有支持青年朋友的先進。

 

學生製作的新聞影片,以及自由時報報導,如留言區連結,歡迎指教。


【新店異言堂-高中心理假】影片網址


【高中生該不該放心理假?新店高中學生採訪立委社團和官員收穫滿滿】自由時報報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專訪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先生、胸腔內科吳憲林醫師、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李碧慧副局長和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林夢蕙科長

《處男壘球隊》寫書一二事系列2章節大綱第一集

內在迷宮:先做好自己的演員功課